-
经济年度工作总结和打算
-
今年以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,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,按照省委“中心带动”战略要求和市委“1355”总体部署,紧紧围绕区委“123456”发展思路和“156”年度工作布局,开拓创新,扎实工作,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态势。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33.4亿元,同比增长15%;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9亿元,同比增长23%;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8.6亿元,同比增长18%;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2.4亿元,同比增长17.98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680元,同比增长15%;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200元,同比增长15%;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30亿元,同比增长20%,占GDP的比重达到53.11%。
一、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
(一)狠抓产业结构优化,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。项目建设成效显著。制定出台《“项目建设年活动”实施意见》,全面实行重大项目指挥部和责任包干制度,重大项目的运作能力大幅提升。区列100项重点项目开工65项,市列16项重大项目开工12项,预计到年底分别完成投资90亿元和35亿元,分别占年计划的90%和100%。以庙滩子地区危旧房整体改造、会展中心配套区、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“5515”项目为支撑的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,预计到年底,东部永新国际商贸城、国际会展中心大剧院等20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,伏龙坪店子街廉租房、省电力调度通讯楼等10个项目完成主体建设。招商引资再创佳绩。围绕北城区开发、旧城区改造和特色主导优势产业发展,坚持招大引强和招优引特,引进项目104个,总投资366.12亿元,到位资金54.98亿元,引进总部经济企业20家,城市综合体项目10个,招商选资水平进一步提高。发展方式加快转变。设立20xx年万元现代服务业发展基金,大力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,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48.7%,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。空间拓展步伐加快。北城区开发正式启动,完成《开发区增容扩区规划》,开发整理土地3000亩。旧城区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,完成旧城改造拆迁40余万平方米,上川、刘家滩和范家湾等城中村项目进展良好,预计年底完成村民安置房建设30万平方米。
(二)狠抓城市建设管理,城乡面貌显著改善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。一大批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顺利推进,配合重大项目建设征地114亩、拆迁40多万平方米。公共便民服务设施加快建设,新建标准化菜市场11个、便民菜店54家、公厕20座,改造小街巷150条,5座垃圾中转站预计年底完工。城市形象品位大幅提升。着力实施城市美化、绿化、亮化、艺术化形象提升工程,安装绿色雕塑61组,悬吊蓄水花箱2.8万套,摆放鲜花155万盆,城区植树3.67万株,完成面山景观造林460亩,建成生态小游园3处,楼宇亮化超过100栋。大力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,拆除违法建设8.2万平方米、户外违规违法广告2.2万平方米,取缔流动摊点2.6万个(次)。各项环保指标均控制在目标值之内,节能降耗超额完成市定目标。城市管理手段进一步创新。购置洗扫车12辆,率先在全省推行道路洗扫作业模式,机械化清扫率和洗扫率分别达到50%和18%。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,推行城管、公安、工商等执法力量下沉管理和捆绑式考核。
(三)着力关注和改善民生,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。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。成功打造了“360”民生就业服务品牌和国家级就业优质服务窗口,深入开展“1112”就业行动计划,城镇新增就业22600人,就业培训10646人,安置困难群体就业5184人,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额8465万元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.6%以内。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。城镇养老、失业、医疗、工伤、生育保险受益人群不断扩大,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。投入3200万元,将11户区属企业及街办企业3703人纳入养老保险统筹范围。城乡低保调标工作全部完成,城乡低保人均分别补差211元和146元。深入实施“虚拟养老工程”,建成虚拟养老餐厅18家、虚拟养老社区医疗站30家,虚拟养老院注册老人达到6万余人,1.4万名老人直接享受服务。率先在全省建成集就业、康复、托养等功能为一体的残疾人就业托养服务中心,将413名重度残疾人纳入虚拟养老服务范围。总建筑面积91.56万平方米的14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全部开工。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,头营村和石沟两个市级试点新农村建设项目顺利实施,476户村民新居年内将全部完成建设任务。建成全国一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。
(四)狠抓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,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。教育事业优先均衡发展。加快推进教育最优化城区建设,投入1.6亿元提升教育发展水平,实施校安工程项目10个,彻底消除了D级危房。教育信息化二、三期工程完成80%的建设任务。制定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,4所幼儿园幼教楼新建、改建项目顺利推进,投入300万元扶持民办幼儿园提升办园水平。率先实施名校长、名师、班主任和边远地区教师津贴制度,选聘95名部属师范类院校优秀毕业生。率先在全省成立县(区)级教育基金会,募集社会资金1000多万元。教育“两基”验收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。新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家,覆盖率达到100%。实行“名老中医”政府津贴制度,打造中医特色服务机构30家。制定出台《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式发展实施方案》,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星级评审、低成本健康进家庭和片区片医服务模式,建立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偿机制,社区卫生服务实现信息化管理。建立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体系,为13500名育龄妇女提供妇女病普查等生殖保健免费服务,救助帮扶300名患病困难家庭妇女,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.7‰以内。文体科技事业蓬勃发展。设立5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基金。建成群众文化活动场所18处,新建全民社区健身广场6个、健身路径50条,推动10个文化活动场所对外开放。建成全国一流的国民体质流动监测中心。举办了春节民俗文化庙会、中小学生运动会。集中开展文明创建八大专项整治行动,打造了社区少年宫等工作品牌。科技三项费增长到1538万元,专利申报占到全省的50%,荣获“全国科普示范区”称号。
(五)狠抓社会管理创新,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。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。投入5000万元,建成数字“133”系统,完成区级人口数据库、地理信息库、法人单位数据库和街道“三维数字”平台建设,向辖区居民提供类服务。建成148个社区公共行政事务工作站。出台楼院长管理办法,全面推行“楼院长”管理模式,为148个社区配备20xx年余名楼院长。有效整合辖区服务性资源,打造“一刻钟”精品服务社区15个。基层办公条件不断改善。完成7处社区办公用房、6个流动警务室建设,街道、社区办公用房年内实现全面达标。社区专职副主任的生活补助由每月550元提高到1200元。平安建设深入推进。彻底解决了区属集体和街办企业参加养老保险、无军籍职工津补贴发放等重大遗留问题。积极推进刑满释放、吸毒人员等群体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。在全省成立首个县(区)级见义勇为协会,建立健全治安预警、常态严打、社会防控和长效管理“四个机制”,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,群众安全感不断提高。
(六)狠抓亮点品牌塑造,示范引领作用有效发挥。按照“争第一、创一流”的工作标准,着力塑精品、创亮点,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前列。配合省市重大社会活动,打造了全省最优的市容环境,胜利完成了国际马拉松赛、环青海湖自行车赛段比赛等重大国际赛事的安全保卫、组织协调和后勤保障任务;成功举办了“天之大·爱永恒”慈善公益晚会、春节灯饰亮化、元宵音乐焰火晚会、纪念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、纪念建党90周年摄影展、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等重大社会活动;成功承办了全国社区为老服务经验交流会、全国“三北”地区城市街道工作交流会、市第29次政协工作协作会、市第17次县区人大工作联谊会、第十七届兰洽会、全市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等重大会议。
二、存在的问题
尽管我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,经济发展总体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的态势,社会事业实现了全面进步,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:一是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,部分重点项目推进速度有待进一步加快,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还不够高,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任务还很艰巨。二是空间拓展工程进展不够理想,旧城区改造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,北城区开发建设特别是土地开发整理进展不够理想。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,城市功能不够完善,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任务依然艰巨。四是公共服务供给和群众需求还有差距,民生事业在普惠的广度、深度和力度方面尚显不足。针对上述问题,我们将在年的工作中高度重视,认真解决。
三、年工作打算
年,我区的工作思路是: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,紧紧围绕“1366”发展目标,深入贯彻落实省委“中心带动”和市委“再造”战略,突出项目建设、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创新,着力拓空间、调结构,重统筹、强服务,保民生、促和谐,不断加快“首善之区”建设进程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%以上,达到500亿元;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7%以上,达到14.55亿元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20%以上,达到335亿元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%以上,达到424亿元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%以上,达到19182元;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%以上,达到16330元;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.5%以内,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.4‰以内;节能减排达到国家和省市要求。继续为民兴办20件实事。
为实现上述目标,我们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。
一、以加快发展为根本,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
(一)加快北城区开发建设。坚持规划引领发展,完成黄河以北地区区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报批工作,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。加快推进土地开发进程,全面实施三大区域土地开发整理工作,整理土地10平方公里以上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投资1.05亿元,完成910#、915#和903#道路延伸段建设,启动供水系统改造工程。配合市上完成北环路段和东南出口道路建设。启动雁白黄河大桥项目。
(二)深入推进项目建设。创新项目推进机制,年内实施重大项目100个。强化项目凝炼工作,重点围绕旧城改造、总部经济、高新技术和土地开发等领域,凝炼储备项目100个,投资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。加大“招商选资、招大引强、招优引税”力度,新签约重大项目30个,引进到位资金80亿元。加快项目落地开工速度,新开工重大项目20个,新签项目当年开工率达到50%以上。配合项目建设完成拆迁100万平方米以上。
(三)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。编制《十大现代服务产业发展规划》,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基金,助推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。按照“一区两线三组团”的产业布局,推动十大现代服务业错位发展。在中心商务区。在旅游经济带,重点推进山地生态公园二、三期建设,启动伏龙坪、整体改造和徐家湾旧城改造等重点项目,大力发展现代旅游和生态观光等产业。在东部地区重点推进创意国际商贸城、东部永新二期等项目建设,大力发展现代物流、现代商贸等业态。在雁滩地区加快推进大连万达商业广场等项目,积极发展商业综合体、时尚地产等业态。在黄河北地区加快推进庙滩子整体改造、甘肃会展中心建筑群等项目建设,大力发展会展经济、新能源、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。加快发展便民服务业,新建肉菜市场10座、便民菜店50家,打造牛肉面连锁店30家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50%以上。
二、以统筹城乡建设为重点,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城区
(一)不断完善城市功能。全力配合市上实施大桥、黄河大桥等33个基础设施项目,完成路等18条主次干道人行道整治工程,改造城市小街巷60条。制定《小街巷交通管理细则》,开展车辆单边停放单向运行管理模式试点。制定出台《加快旧城改造的意见》,探索建立房屋征收机制,启动傅家巷等21个旧城改造项目,加快刘家滩、范家湾等9个城中村改造进程,开工建设村民安置房20万平方米。投入资金4700万元,完成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。加大河洪道治理力度,整治清淤洪道3条,打造大砂沟河洪道综合治理样板工程。加快“一河”亮化工作步伐,完成亮化面积102万平方米。启动环卫综合服务中心建设,新建改建公厕30座、垃圾中转站10座、环卫标准化站点10个。开展小街巷和人行道机械化清扫作业试点,机械化清扫率和洗扫率分别提高到60%和45%以上。
(二)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。理顺城市管理体制,下放城市管理权限,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,强化街道社区城市管理职责,构建责权统一的城市管理体系。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,构建城管、公安、工商等执法力量协调联动的综合执法体系。加大城市管理经费和人力投入,充实城市管理工作力量。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体制创新,积极探索推行环卫保洁、市政维护、绿化管养社会化管理模式。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,彻底消除乱摆乱放、泔水乱倒、“牛皮癣”等城市顽疾,及时拆除新增违法建设和户外广告,整治“三不管”楼院50个。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周末大扫除和文明创建活动,严格落实临街店面责任公约、城市管理绩效考核和部门包街制度。
(三)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。加快生态景观建设步伐,着力实施城市三大出入口、五一山公园、徐家山公园和皋面山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工程,加强村庄绿化建设,完成绿化改造面积1000亩,栽植苗木50万株。不断提升城区绿化美化档次,启动实施雁滩公园改造提升工程,新建小游园3个,摆放盆花100万盆以上,设置绿色雕塑30组,新增城市绿地120亩。大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,取缔小煤炉1万个,改造燃煤锅炉40台,治理餐饮企业100家。加强企业排污监管,确保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95%以上。
(四)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。完善农村路网体系,制订出台《农村道路管护办法》,完成伏直公路整修和至通乡公路建设。争取资金3500万元,实施皋大型泵站、徐家山水利维修改造工程,启动皋灌区续建配套和皋人饮改造项目。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,编制《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和整村搬迁规划》。启动土地整理开发项目,推进“人家”和“青石小镇”建设,完成石沟新村二期基础设施配套,整理土地8000亩以上,建成村民安置房8万平方米,打造石沟全省新农村示范村。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,实现农产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。
三、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关键,着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
(一)优先发展教育事业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,编制《区域教育资源布局规划》,翻建8所中小学教学楼,新建、翻建3所公立幼儿园,扶持50所民办幼儿园提升办园水平。完成教育信息化、校园安全网建设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打造5所现代化学校和10所特色品牌学校,启动青少年科技文化中心项目,建设1至2个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。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,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,设立100万元“名师工作室”专项经费,面向全省引进一批名师名校长,选聘50名部属师范类院校优秀毕业生。探索建立跨区域校际合作模式,加强教育教学国际交流,继续推行校长、教师赴外挂职培训工作。启动建设教师安居工程和教师公寓。
(二)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内涵建设。强化医疗卫生设施建设,建成中医骨伤科医院住院部大楼,动工建设区医院改造项目。投入5000万元,新建改建5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完成标准化疫苗冷藏库及配套设施建设。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,设立社区卫生管理中心,完成区第二、第三医院转型改制。编制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规划》,调整优化站点布局。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星级评审、片区片医责任制和信息化管理工作,打造10家中医特色示范机构和5类特色专科专家工作室。启动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,设立“健康小屋”30个,开展60岁以上“三无”老人免费体检活动。制定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发展规划,设立500万元人才培养基金,公开招录35名全科医师。投入500万元,建立区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常性经费缺口补偿机制,全面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,将现有在编人员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。
(三)加快发展科技事业。加大科技三项经费投入,扶持重点科技项目30个,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5个以上,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0项。启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工作,建设省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,建立一批中小企业专利示范点。承办全国中心城区科协理论研讨会。办好第三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和“科普我参与”系列活动。
(四)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。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,投入800多万元,建成标准化文化活动中心(室)10个、群众文化活动点50个、基层文化广场10个。加快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,成立群众文化协会,组建街道、社区文化体育专干队伍,开展社区文化志愿服务政府补贴试点,重点扶持2个文化演出团体,培育2支精品群众文化队伍。建立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保护体系,成立非物质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。选址规划体育“一场两馆”项目,改建和续建健身步道2条,新建全民健身路径50条。加强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,开展国民体质监测“六进”活动,率先在全省建立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。举办地区性全民健身运动会,发售体育彩票1.3亿元以上。实施“文明创建六大工程”,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,投入500万元,建成10个社区少年宫。
四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,着力提高市民幸福感
(一)提高就业服务水平。大力实施就业服务“百千万亿”计划,扶持100家创业企业,对1000户困难家庭开展就业援助,发放社保补贴1万人以上,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亿元以上,新增就业2.3万人。着力提升“360”就业服务品牌内涵,力争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。提升城乡就业一体化服务水平,90%的行政村创建为“充分就业村”。整合辖区就业培训资源,建设创业就业园区1个,就业实训基地10个。
(二)完善社会保障体系。重点围绕被征地农民、城市灵活就业人员、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,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,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。为40万参保居民免费发放社会保障卡,实现社会保险“五险征缴”一站式服务。着力提高社保信息化水平,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。不断扩大病种报销范围,提高医保报销比例,率先在全省实行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,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限额提高到6万元以上,住院报销比例从50%提高到60%以上。大力推进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,劳动监察覆盖面达到85%以上。建成保障性住房90万平方米,配租廉租房1500套以上。
(三)加大社会救助力度。拓展“八助”养老服务内容,新建虚拟养老医疗服务站10个、虚拟养老餐厅10家,享受虚拟养老服务人数达到2万人以上。全面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,将老年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托养服务范围,全额救助残疾大学生学费,免除残困家庭子女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学费,完成800名残疾人就业安置工作。大力推行诚信阳光低保模式,建立低保诚信责任制和困难群众生活状况评估体系,努力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。深入开展社会救助活动,救助困难群众30万人次。实施贫困大学生救助计划,救助贫困大学生500名,将救助标准提高到每年5000元。开展“温暖行动”,解决好群众冬季供暖问题。建成全省一流的法律援助民生服务窗口,免费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500人次以上,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00件。
(四)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。有效整合商务、工商、食品药品监督、质量监督、卫生监督等执法监管力量,建立综合执法机制。严厉打击无证经营、制假售假、食品非法添加、消费侵权等违法行为,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。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控和追溯体系,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街2条、规范化示范药房15家、食品药品放心消费门店50家以上。深入开展质量兴区活动。加快“12315”维权绿色通道建设。进一步加强价格监督检查。
五、以社会管理创新为突破,着力构建和谐
(一)推进“数字”建设。拓展数字“133”系统内涵,新增1300个视频监控点,全面完成城管平台与公安监控平台的对接。建设街道社区二、三级数字平台,扩大市民公共服务呼叫中心加盟企业种类和规模,强化应急救援、社会救助和市民服务三支队伍建设,全面提升市民呼叫服务中心服务水平,服务人数达到50万人次以上。改版升级政府门户网站,整合各类政务资源,建成网上政务大厅和电子政务监察系统,健全舆情监控、行政审批、网络监察和网络安全四个系统,全面普及办公自动化系统。
(二)推进社会管理创新。出台《社会管理创新指导意见》,探索建立四位一体“以房管人”模式,开展租住信息社会化采集和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一卡通试点。实施楼院长社区服务管理创新、百合计生服务和家庭幸福三项工程,打造国家级标准化计生服务站1个,救助帮扶计划生育“两户”家庭5000户以上,建成30个“一刻钟精品服务社区”,形成网格化管理、组团式服务的格局。不断拓展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领域,积极探索城市公共服务项目外包模式。
(三)促进社会和谐稳定。继续深化“三治理一化解”活动,全力做好信访矛盾纠纷、群体性事件隐患排查化解工作,落实信访事项“三级终结”办法,加快推进信访事项“一册通”和信息化建设,启动“四无街道”创建工作,建成行业矛盾纠纷调解室10个。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,健全完善决策风险评估机制,加快构建“大维稳、大调解”的工作格局。强化社区警务建设,实行重点监控场所等级化管理,构筑“大情报”警务模式。加大社会治安整治力度,深入开展“打四黑除四害”专项行动。积极引入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系统,建立矫正对象警示教育、技能培训、公益劳动三大基地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“一票否决制”,深入开展“打非治违”专项行动,坚决遏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。强化民兵预备役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作用。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,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
(四)推进区域共建共享。坚持“大”发展理念,引导辖区单位和群众树立“家园”意识和“主人翁”意识,不断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。健全完善地企联席会议制度和重大事项协调通报机制,引导辖区单位主动履行城市建管、社会管理、文明创建、节能减排、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等社会责任。有效发挥辖区单位的资金、技术和人才优势,广泛开展合作交流。树立“大服务”意识,积极主动为辖区单位提供劳动就业、就医上学、计划生育、社会事务管理方面的服务,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。全面整合地企在教育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社会资源,实现资源共享。
-
相关范文
-
人事劳资科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
-
人事劳资科XXXX年工作总结和XXXX年工作打算今年以来,在局党委、局长室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,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统揽,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,以创
- 查看本文
-
街道经济年终工作总结及下年打算
-
街道经济工作年终总结及下年打算**年是我街道社会经济发展的关健之年和机遇之年,面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艰巨任务,面对区一届一次全委扩大会提出的更高要求,面对兄弟
- 查看本文
-
行政许可科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
-
行政许可科XXXX年工作总结和XXXX年工作打算回顾XXXX年,行政许可科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分管领导的具体指导下,在机关各科室大力支持和全社会的共同监督下,以
- 查看本文
- 热门推荐
- 分类推荐
- 猜你喜欢